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 我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数量超过800万

http://mba.eol.cn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1-10    

  12月22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2019年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1978年我国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仅有10708人,到2017年研究生招收806103人,增加了大约75倍,目前在学研究生数量达到264万。从1981年到2017年,我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800万,近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学位授予量占总量近8成。据统计,2005年至2014年我国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从0.75提高到1.33。虽然提高了近1倍,但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相比仍然较低。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各高校开展大规模学科布局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把研究生教育作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型将进一步加快,实现有质量的快速发展。
 
  在报名和招生人数持续上涨的同时,研究生培养类型也在悄然变化,2017年专业型研究生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这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具体到今年各省的报名人数,广东、河南、江西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9.6%、25.6%、24.8%,超过全国的平均增幅。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显示,考生读研首要动机依然是要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意味着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升级,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日益扩大背景下,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各学科招生情况看,工学、管理学、医学招生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5万、11.6万、7.5万人。虽然工学招生体量最大,但因为本科阶段就业就比较好,报名读研人数明显不如管理类、医学类、法学类专业,在报考录取率上明显低于其他学科。目前,社会对于工科类人才需求量仍然较大,但无论是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工学门类毕业生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而社科类毕业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非全日制招生从2017年开始纳入统考,非全日制招生困难较大,缺额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校最后甚至是零录取。而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担心非全日制学历不被社会认可,不愿意报考。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合并后,非全日制仅是学习方式的不同,并非质量有区别,相关部门改变调整涉及的就业落户政策等,才能真正解决非全日制的招生困局。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中推荐免试制度成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选拔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著名高校的推免比例在逐年提高,总数接近或超过50%,很多专业推免生占比甚至达到100%。目前,全国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37%。据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推免生是名校推免生源主要群体,部分名校占比超过九成。虽然部分考生认为推免政策带来一些新的争议,但从招生单位来看,超过9成认为推免生质量高于统考生,超过6成认为推免生政策更公平。在高校推免比例逐年扩大、往届生占比逐年增长的背景下,普通高校考生、往届生竞争压力将进一步放大。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商学院查找
地区
费用
性质
分数线
学校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