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北科大MBA师生参观交流中国工程院

http://mba.eol.cn  中国教育在线    2015-10-27    

  2015年10月23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MBA师生一行一百三十余名师生开展“科技兴国,践行双创——北科大MBA走进中国工程院”参观交流项目。

 

  中国工程院作为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机构,在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和优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方面作了重大贡献。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启迪MBA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也是教育者肩负的神圣使命。本次参观交流项目旨在结合“双创”理念,促进MBA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学生的创业动力,践行科技兴国战略。

  首先,同学们走进报告厅观看中国工程院纪录片《天命》,纪录片翻开了中国工程科技的历史,记载了一辈辈中国工程院老院士们的为国奉献的足迹,一句“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的病榻上的坚持,让同学们动容。

  之后同学们聆听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以“科技与艺术”为题的报告,报告中,何院士深入浅出,生动风趣地为大家阐述了科学,技术,管理与艺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为MBA师生展现了一道独特的管理与科技,管理与艺术的风景线。何院士结合自己艰苦童年到学有所成的经历,发出了“我很羡慕大家”的感慨,殷切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如此大好环境下,乘风而上,取得成绩。最后何院士为大家展示了他为抗战胜利70周年所创作的书法,每一幅字,何院士都饱含热情地讲解,同学们无不为何院士的专注的学术态度,满满的爱国热情所感染,现场数度掌声雷动!

  报告后,同学们纷纷希望与何院士更深入交流,2015级MBA学生顾敏同学问到: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聆听您的讲座。通过您的讲座,我了解到:您不仅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还博闻强识,在书法艺术等方面也有着深厚造诣。我的老家是湖南,我深深地为湖南有您这样的杰出人才而感到骄傲。请问,您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主专业和兴趣爱好之间关系的,怎样使得他们主次分明又协调发展呢?何院士回答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年轻时候,学习条件得不到满足,自然就对知识有想当的渴望和追求。我是三个领域的博士生导师:本学科“地球物理”我是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工程”我是博士生导师,“生物学工程”也是博士生导师,而且每个学科我都带出了几十个博士。靠的是什么,没有别的,那就必须勤奋。因为一个学“地球物理”的,要在“管理科学”方面说上话。就是做木匠也得有基本功的问题,“管理科学”和“生物工程”都有它们的基本功,你才不会说外行话。包括书法,我不是说我学得很好,但是我可以在书法家面前跟他论道,包括中国造诣最高的书法家。也就是说,书法的基本功要掌握,不是说把字写好就行了,整篇谋篇,整篇着墨,懂得论道,这就需要学习。我觉得学习是最好的养生,我现在82岁,我觉得我现在的思维跟我年轻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记忆好想有点不如从前。不要以为下了功夫,就吃亏了。你们年轻人,现在是春天,春天就要播种,因为现在不是收成的时候,是播种的时候,播种了,到了秋天,自然就有收成。天道酬勤!我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一点一点学。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最后,2015级MBA魏丹同学表示:非常感谢何院士为我们带来的学术报告,让我们深受启发,作为MBA,我们会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踏实勤奋,力争创新,学以致用,做出应有贡献。

  行程的最后环节为北科大MBA师生参观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全景模拟排洪发电,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震撼,特高压输电、高性能计算机、青藏铁路、桥梁工程、辽宁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与月球探测工程以及中国工程院作为首个中央国家机关节能示范楼项目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等大量中国工程科技尖端成就无不彰显着国家“科技兴国”战略的一步一步发展!惊叹于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双创”的环境下,MBA的创新创业空间和舞台都很大,2015级MBA杨帆同学参观后随即在朋友圈说到:当步入中国工程院的一刻人就开始沉淀,似乎在这建筑里都存在着厚重的智慧。82岁高龄的何继善院士让我明白了科学存在的哲理,知道了一个研究者需的能力,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懂了这一腔热血仍在的道理。这是“天命”,国之兴衰需要这些智慧的头脑,坚实的魂魄。中国工程院存在是应天之命,它能渡我国运,它有中国最厚重的力量。我们作为普通MBA学生,工作在各行各业,能否承起这“天命”??为何不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千人里可能出不来一个何院士,但这一千人里的你我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术领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果。我们早已告别的那个不知所措大学本科,早已对青春说出了“再见”,萤火之光可以点燃黑夜里的希望,综萤火集薄翼之力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出力量。我们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变生活,更是在改变未来,受前辈所嘱,铭于心,修于身,渡我国之昌盛。

  此次活动在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泱泱大国,日新月异,我辈青年,当更加奋发努力!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商学院查找
地区
费用
性质
分数线
学校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