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授观点 | 同济MBA】陈强:科技创新治理须形成体系能力

http://mba.eol.cn  同济大学MBA    2019-11-21    

  近日,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强在“学习强国”高校智库板块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看法,以下为刊发原文。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加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日益成熟,科技创新和科研组织的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及社会化趋势逐渐增强,创新体系的“开源、外包、社交化、并行式”特征开始显现,群体式、策略化、有组织的颠覆式创新初见端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显然,科技创新治理的关键在于形成能够直面全球竞争的体系能力。
 
  科技创新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形成共识,采取一致行动;需要实现人才、资金、平台设施、仪器设备、数据信息、政策制度、社会资本等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实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风险投资、社会服务、政府管理等活动的有效协同,进而将这些主体、资源和活动组合成为自主高效运行,并具有一定韧性、黏度、张力、活力和弹性的有机整体,同时形成强大的体系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一,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该具有足够的“韧性”。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体现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意志,从而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通过目标引导和资源投入,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维护国家总体安全;通过创新策源地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继而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非对称跨越赶超。因此,体系的“韧性”具体体现为敏锐的趋势识别和判断能力、高效的科学决策能力、卓越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组织和发动能力等方面。依托这些能力,持续推动条件建设,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并提升系统化技术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获得高质量科技供给。
 
  第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该具有相当的“黏度”。通过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吸引、集聚、整合和开发利用各类创新要素,提升创新“密度”和“浓度”,来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度互动,同时推动技术培训、管理咨询、培育孵化、评估交易、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类“缝隙型组织”茁壮成长,使得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密集交织,跨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创新活动活跃并富有成效,进而不断激活创新的磁场效应。
 
  第三,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该具有强劲的“张力”。在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整体性、格局性、历史性变化的当下,能够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主动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有组织地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同时强化重大科学议题设置能力,制订并维护国际科技合作的规则和秩序,从而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运筹创新资源的能力,进而策划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国家大科学工程,最终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关键制高点。
 
  第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该具有充沛的“活力”。能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有效化解科技创新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各种症结,打通创新的“微循环”,激活基层活力,并形成灵活高效的自组织能力,有效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设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切实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第五,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该具有必要的“弹性”。通过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升重大科技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得目标制订、战略规划、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更具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监测和分析的机制、手段和工具,跟踪基础研究和前沿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路径,关注科技创新资源获取、分享和利用的演变趋势,为政府和创新主体提供决策支持,得以增强其应变和调适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线图,明确了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工作任务。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提升其治理效能,形成体系能力,虽然道阻且长,但只要坚持并发挥制度优势,行则必至。
 
文章转载自:爱科创
 
原文刊发:学习强国 上海高校智库 2019-11-07
 
作者:陈强
 
  教授简介

 
陈  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技术与创新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商学院查找
地区
费用
性质
分数线
学校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