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印象清华 | 清华历史上的人和事:大师们的高考

http://mba.eol.cn  《清华映象》    2016-08-24    

  在清华的历史上,有诸多为后人传诵的大师们的高考故事,至今仍然值得回味。今天再去回顾这些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绝非仅仅是乐趣,更有感慨与启示,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特征,更好地设计人才选拔制度。

  一、数学15分,校长特准入学

  1929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他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其实,罗家伦校长本人当年报考北大,也是作文满分、数学零分,被蔡元培校长以“偏怪之才”录取。在看到钱钟书的考卷后,时年32岁的罗家伦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其实,不仅是钱钟书,1930年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同样是罗家伦力主,将吴晗也破格录取。后来的事实证明,罗校长没有“看走眼”。钱钟书、吴晗,后来都成了著名的学者。

  二、重选专业,步入物理殿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年15岁的杨振宁跟随在清华担任教授的父亲杨武之,辗转数千公里来到昆明。1938年,鉴于战争期间大量中学生从战区迁往内地,政府教育部门遂决定所有学生不需文凭,可以凭同等学力报考大学。杨振宁就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半年高二,就在两万多名考生中考了第二名,进入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大。此时,他报考的是联大化学系,但物理系教授吴有训在翻阅入学试卷时,发现杨振宁更适合学物理,便向他讲述了物理学对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重大作用,引导他入学后转到了物理系。于是,跟随着周培源、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张文裕等名师,杨振宁很快步入物理学的殿堂,后来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

  三、复读生,转学进清华

  2012年,95岁高龄的历史学家何炳棣在美国逝世。他是1938年清华的毕业生,可他当年也是一名“复读生”。1932年冬,他被南开中学开除,但于1933年夏考入山东大学,一年后他通过考试,转学到清华大学。何炳棣在山东大学的一年,其实类似于今天的复读,他最大的收获是英语成绩的提高,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高校入学考试的风格,最终决定报考清华。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在全部4000余考生中位列第21名。进入清华后,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史学研究,最终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大家。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商学院查找
地区
费用
性质
分数线
学校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